108年度邀請講座
Prof. Sir J. Fraser Stoddart詹姆士·佛瑞塞·史多達爾爵士,蘇格蘭化學家,2016年憑藉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與讓-皮埃爾·索瓦日和伯納德·費林加一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史多達爾教授從事超分子化學研究,並研製出分子博羅米恩環、索烴和輪烷等屬於機械互鎖分子構築的高效合成,得以充分運用分子辨識和分子自組裝過程。他的研究顯示這些拓樸學技術能夠應用於分子開關和分子馬達。他的研究團隊還將這些結構應用於納電子學裝置的組建和納機電系統(NEMS)之中。
史多達爾教授畢業於愛丁堡大學,曾於加拿大的皇后大學、英國的雪菲爾大學、伯明罕大學和美國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從事教研工作,自2008年起他在美國的西北大學化學系任職。憑藉其化學研究,他曾多次獲得國際獎項,當中除了諾貝爾獎外,還包括於2007年獲費薩爾國王國際科學獎等。
104年度邀請講座
奧比‧薩克思為國際知名的法學教授、南非解放運動的領袖之一。1988年,因反對種族隔離政策遭到南非政府炸彈攻擊,失去一條手臂和一隻眼睛,當同志含淚替他復仇時,他悲天憫人回答說:「如果我們能在南非實現民主與自由,那就是我溫柔的復仇,而象徵殉道與純潔的玫瑰與百合,將會從我的斷臂中重新綻放……」。
溫柔的復仇是強而有力的,即使失去了一臂一目,奧比˙薩克思仍致力於建立南非的民主和法治,他是南非人權憲章的主要起草人,也是憲法法院的首任大法官之一,15年的大法官生涯,寫下許多經典的判決和意見書,並為社會底層人物發聲,影響深遠,在南非憲法法院成就了許多「憲法奇蹟」。
2014年唐獎首屆法治獎特別授予他,以表彰他對人權及正義做出的重要貢獻,主辦單位肯定「薩克思長期主張所有人的尊嚴都該受到尊重,充分展現法治的重要價值,特別是他努力經由法治的實踐,癒合南非過去社會撕裂帶來的創傷,建立一個尊重多元,擁抱民主價值、社會正義與基本人權的社會。」薩克思的法律論理最重要的特色即在於其深厚的人文主義色彩,此可見於他對「人性尊嚴」的堅持。
102年度邀請講座
由於父親工作的緣故,根岸英一1935年(康德二年)在滿洲國新京出生。戰後,他回到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並在大和度過少年時代。由於當時滿洲國的小學入學比日本早1年,因此根岸入讀神奈川縣立湘南高等學校時比同級生都小一歲。1953年根岸從神奈川縣立湘南高等學校畢業,進入東京大學就讀。1958年,從東京大學工學部(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科畢業,進入帝人株式會社工作。後從帝人公司休職,在福布萊特計劃下領取獎學金,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1963年獲得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為 Allan R. Day。
取得博士學位後,根岸英一希望在日本的大學中進行研究工作,但最終還是返回帝人株式會社。1966年,他決定從帝人辭職,赴美國普渡大學赫伯特•布朗教授(1979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1968年成為普渡大學助理教授,1972年轉至雪城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76年升任雪城大學副教授。1979年,在布朗邀請之下,回到普渡大學就任教授。1999年榮任普渡大學「赫伯特•布朗」講座教授。
在幾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根岸英一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集中在金屬有機化學和有機合成方法學領域,許多方法都以其命名,例如根岸偶聯反應,根岸試劑,ZMA反應,ZACA反應等等。許多成果都已經成為重要的合成方法並已廣泛工業化。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即根岸偶聯反應(有機鋅化合物與鹵代烴在鈀或鎳催化下的偶聯反應)。他也因此與鈴木章、理察•赫克共享201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01年度邀請講座
Yonath教授任職於以色列Weizmann科學院中心主任以及結構生物學系講座教授,她因研究核醣體(ribosome)的分子結構與生物功能與Ramakrishnan 及Steitz兩位教授共同榮獲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Yonath教授為以色列諾貝爾得主中的唯一女性,亦為中東地區科學類諾貝爾獎第一位女性得主。Yonath教授出生於耶路撒冷,她的家境並不富裕,但其父母克服困難讓她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她天資聰慧,終而使她的學術成就獲得崇高的科學界桂冠。Yonath教授專研核醣體數十年,利用X光晶體繞射的方法,成功解得「核醣體」(ribosome)—生物細胞製造蛋白質的工廠—的立體分子結構。進一步她利用其他生物物理方法,完整解析核醣體合成蛋白質的運作機制。Yonath教授的研究成果讓世人了解蛋白質誕生的過程,她對核醣體的演化與被抗生素抑制的機制也深入研究,因而對於抗生素的藥物開發助益甚鉅。
Ciechanover 教授為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是一位醫師科學家(MD/PhD),長年致力於生化相關領域之研究。Ciechanover 教授自幼熱愛生物,十一歲就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也收集不少動植物標本。在醫學院求學期間他深刻體悟我們對疾病成因了解之不足,決定鑽研基礎研究。他與Hershko 及Rose教授分離出網織紅血球(reticulocyte)中分解蛋白質之成份。他們三位也因研究「泛素修飾引導蛋白質降解」,於2004年同時獲頒諾貝爾化學獎。
100年度邀請講座
Marcus教授1923年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婁。1943年取得麥吉爾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46年取得麥吉爾大學博士學位。目前為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
Marcus教授所提出的馬克斯理論(Marcus theory)與RRKM理論(Rice-Ramsperger-Kassel-Marcus)在化學反應速率這個領域中受到相當的推崇與讚揚。其中馬克斯理論,講述電子轉移反應,並於1992得到諾貝爾化學獎(Nobel Prize in Chemistry);而另一個眾所皆知的RRKM理論,則是描述在氣相中單分子(unimolecular)和雙分子(bimolecular)的復合反應。這兩個理論都在1985年得到了化學的Wolf Prize,雖然發展超過了50年,但到目前為止,都仍是這個領域中許多教科書與化學課程的標準模型。馬克斯理論可以廣泛的運用在液相中的電子轉移、蛋白質與其他生物系統、電化學、光合成和其他太陽能的轉換、化學發光現象和各種單一分子(single molecule)的研究。RRKM理論包括大氣化學、燃燒化學以及氣象反應過程。
Marcus教授更透過與實驗團隊的合作,成功的以理論解釋了實驗結果。這些實驗結果包括:以〝三氧同位素圖(three oxygen isotope plot)〞的斜率解釋了困擾世人長達20年的臭氧形成問題;他亦首先提出理論解釋有機反應中的水相催化(on-water catalysis),並利用表面和頻產生(sum frequency generation)的技術,證明加入過量的水之後,可以利用水表面的懸空OH基(dangling OH group)促使原本需耗時48小時的有機反應物混合現象縮短成10分鐘;另外,藉由擴散-電子轉移模型(diffusion-electron transfer model)解釋單一半導體奈米粒子中發生螢光閃爍及亮態與暗態分布的幕次現象(power law)。
他的主要貢獻還包含提出反應座標、化學反應的漢米爾頓算子、以作用-角變數(action-angle variables)和半古典理論來解釋分子間的碰撞和化學反應,並將電子轉移理論延伸運用於質子、氫離子、甲基的轉移上。也因此,Marcus教授的理論在各個化學反應的領域中實為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99年度邀請講座
詹姆斯.華生(James D. Watson)是美國知名的分子生物學家,也是20世紀分子生物學的領航者之一。他與法蘭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因為共同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而與研究DNA結構的先驅莫里斯‧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同獲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華生15歲即以資優生的身分提早入讀芝加哥大學,原主修動物學,後因受到物理學家薛丁格的科普名著《何謂生命?》(What is Life?) 的啟發,興趣轉向遺傳學。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後,華生進入印地安那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從事噬菌體的遺傳學研究。在這段期間,他逐漸相信DNA就是基因的組成分子。1950年獲得博士學位後,華生到丹麥哥本哈根作博士後研究,其間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中,聽取了威爾金斯有關DNA的X光繞射研究報告後,更堅定了他解決DNA結構的決心。1951年,華生轉到英國劍橋繼續從事研究,並認識了克里克,兩人共同利用X光繞射的數據來建構DNA模型。1953年,他們終於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並將結果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此項劃時代的發現,讓華生、克里克與威爾金斯獲得了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從1956年起,華生在哈佛大學任教,教授分子生物學,其著書《基因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與《細胞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至今仍是分子生物學的經典教科書,而其自傳《雙螺旋》(The Double Helix)也是一本世界知名的暢銷書。1968年,華生開始兼任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主管,並將研究重心轉向癌症的分子生物學。1976年,他辭去哈佛大學的教職,專職於冷泉港實驗室。1989年,華生獲美國國家衛生院任命為「人類基因體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主持人,啟動了全球解碼人類基因體序列的鉅大工程。1994年,他成為冷泉港實驗室的首任總裁,並於1999年創立了華生生命科學院(Watson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為全球培養了許多生命科學研究人才。2007年,華生正式宣布從冷泉港實驗室退休;然而,他仍然繼續關注分子生物學及神經科學的發展並貢獻心力。 綜合上述,詹姆斯.華生對生命科學的貢獻可謂深遠廣大,足為所有科學研究者學習的典範。
歐謝羅夫(Douglas Osheroff)1945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的阿柏丁(Aberdeen)。父親是醫生,祖父為來自舊蘇聯的猶太人;母親是護士,外祖父則來自於斯洛伐克(Slovakia)。他的父母親對子女的教育採取相當開明的方式,讓子女們依自己的興趣適性發展,從不予干涉。
他從小就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拆解東西,研究其作用原理後再組裝回去。六歲時開始拆玩具火車,研究裡面的電動馬達。八歲時拆父親給他的舊相機,花了幾個小時把所有的零件灑得滿地毯都是,當然,相機從此再也沒裝回去過。但是父親對他這些行徑倒是從不以為忤,反而鼓勵並引導他發展科學的研究精神。這樣的興趣與實驗持續了好一陣子,歐謝羅夫也累積了豐富的實驗技巧及物理直覺。然而直到進了高中,他遇見了化學老師Willian Hock後,才開始反省科學研究的精神是什麼。Willian Hock有一天帶了一個牛奶盒進教室,要學生猜裡頭放了什麼。他說科學研究就像是猜測的過程,你可以搖一搖,聽聽聲音;滾動一下,看看裡面的東西如何反應(如果很順利地沿著牛奶盒滾動,那麼可以合理地猜測裡面的東西應該是具備圓柱對稱的特性之類)。這些過程啟蒙了歐謝羅夫的研究生涯。
1967年他畢業於著名的加州理工學院。當他進入加州理工學院時, 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Richard P. Feynman)仍在該校教授其著名的大學物理課,歐謝羅夫當然也修了這門課。他說這兩年的物理課對自己發展物理直覺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費曼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具有挑戰性(許多人樂於拿這段師生情誼對比他兩人後來的一段巧合:費曼參與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原因調查,而歐謝羅夫則參與了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調查)。在大學期間,他原本希望能有優異的成績表現,但並沒有如他預期般能在課業上超群卓越。於是他開始懷疑自己在物理是否有出路。但是轉機出現了,他的朋友Andy McKay問他想不想做點研究,於是他進入 Gerry Neugebauer主持的紅外線天文學研究計畫,在那兒他度過了一段愉快的研究時間。可是他旋即發現紅外線天文學家們並不真的「做」實驗,他希望自己能親自設計組裝操作實驗儀器。到了大四時,他進到古斯丁(David Goodstein)的低溫物理實驗室,當時的熱門研究題目是把液態氦四(4He)降到絕對溫度0.5度(0.5K,絕對溫度0度為攝氏零下273.15度),設法控制液態氦四的超流行為;這讓歐謝羅夫見識到低溫世界的奇觀,而且由於在這種極低溫下,物體的行為會違背直覺,讓他覺得可以挑戰頭腦的理解能力,因此吸引他從此進入低溫物理領域。
1973年取得物理博士學位後他受聘於貝爾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直至1987年為止。從1987年開始,他任教於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在1993至1996年期間擔任該校物理系主任。特別的是,他在1991年獲得史丹福大學教學傑出獎(Gores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證明除了卓越的研究表現外,他也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
歐謝羅夫在1996年與兩位指導教授David Lee 和Robert Richardson以3He(氦三)的超流態現象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藉以肯定其對物理之重要貢獻。
Ahmed H. Zewail教授生於埃及,在一個和諧愉快的家庭中成長。其求學過程中一直表現優異,並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大學(Alexandria University)獲得理工學士和碩士學位;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獲得博士學位。1976年起Zewail教授在加州理工學院任教,1990年成為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主任。他目前是美國科學院、美國哲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歐洲藝術科學和人類學院等多家科學機構的會員。
1998年埃及發行了一枚印有他本人肖像的郵票以表彰他在科學上取得的成就。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Ahmed H. Zewail教授,他是史上第一個利用超快雷射光譜技術直接觀測到化學反應的科學家,稱為「飛秒化學」(Femtochemistry),這方面的研究為整個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及其他相關科學帶來了一場空前的科學革命。此外,Zewail教授還獲得尼羅河大領勳章(the Grand Collar of the Nile)—埃及最高國家榮譽獎等世界各地的50多種獎勵和榮譽博士學位。Zewail教授目前的研究主要致力於對發生在材料與生物系統上的複雜動力行為,提供更直接的實驗證據。在加州理工學院的生物物理研究中心,他的研究團隊發展出空間和時間的「四維電子顯微術」而再一次震撼全球學術界。
Zewail教授從埃及到美國,經歷了文化衝擊,以他最愛的科學做為共同語言,克服了文化差異。多年來他發表了近五百篇學術論文,他的研究團隊成員也在學術、產業界和政府機構等各領域有相當優異的表現與成就。Zewail教授也致力於在世界各地向公眾講座,提高認識科學的價值,從基礎研究中獲得知識,並藉由推廣科學和提昇科技水準幫助發展中國家。由於他在科學、教育與文化傳播上的成就,2009年他被美國歐巴馬總統委任為白宮科技顧問,並擔任阿拉伯聯盟的科學特使。
芳絲華.巴赫–桑努希(Francoise Barre-Sinoussi)為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病毒學博士,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學系逆轉錄病毒感染調控小組主任、教授。1983年,蒙塔尼埃(Luc Montagnier)教授在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造成人類「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病毒,命名為淋巴結病變相關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 LAV),而新病毒的主要研究工作是由桑努希教授所完成。由於桑努希與蒙塔尼埃的研究成果使科學家得以迅速定出且選殖出第一型HIV(HIV-1)的基因體,有助於後人了解病毒感染宿主的過程,更藉此發展出抗病毒藥物與診斷試劑,可篩檢血液檢驗病患是否得病,確保輸血的安全,以減少傳染的機率。2008年,桑努希教授與蒙塔尼埃教授以發現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第一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HIV-1,俗稱愛滋病病毒)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特奧多爾·亨施(Theodor Wolfgang Hänsch)教授以「基於雷射的精確光譜學,包含光梳技術 (Optical Frequency Comb Technique)」與約翰·霍爾(John Hall, University of Colorado)共同獲得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亨施 教授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Planck-Institu)的理事,也是德國巴伐利亞慕尼黑大學實驗物理學和雷射光譜學教授。亨施 教授在海德堡獲得博士學位後,1972年到1986年,亨施在加利福尼亞的史丹福大學任教授。蘋果公司現任首席執行管斯蒂夫·喬布斯(Steve Paul Jobs)就是他的學生。1986年,亨施 教授回到德國,主持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量子光學研究所。1988年,他榮獲德國科學基金會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Highest Honour Awarded in German)。2005年,他又獲得德國化學學會及物理學會頒發的奧托·哈恩獎。亨施 教授的學生卡爾·威曼(Carl E. Wieman)於2001年以「鹼金屬原子的稀薄氣態下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特奧多爾·亨施得獎理由是「發展以雷射進行精準的光譜測量,包含光梳技術(optical frequency comb technique)」。從雷射光譜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原子或分子內各個能階的變化差異,而他們的光譜測量可以達到史無前例的小數點後十五位的精準度。根據他們的技術,我們可以得到單一頻率的雷射。同時經由光梳技術,我們可以對各色的光進行精準的頻率測量。他們的研究可以應用在研究許多常數是否不隨時間變化、建立極為精準的時鐘及改進GPS的技術。」
98年度邀請講座
羅伯特.恩格爾(Robert F. Engle)教授在2003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其所創立的ARCH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模型在經濟、財務、統計等跨學界的貢獻,讓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他『不僅是研究人員學習的光輝典範,而且也是金融分析家的楷模,不僅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還為分析家們在資產定價和投資組合風險評估方面找到了捷徑』。
除了ARCH模型,恩格爾教授在計量經濟(econometrics)領域的重要原創性研究成果,還包括GARCH 模型、共整合模型(Cointegration)、弱外生性 (Weak Exogeneity)、AC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Duration) 模型、以及CAViaR 模型。在恩格爾教授百篇以上的學術論著中,他也將這些自己首先提出的模型應用到股票市場、選擇權市場與外匯市場的研究上;恩格爾教授目前的研究興趣是資本市場微結構的實證研究 (empirical market microstructure)。
恩格爾教授先後成為計量經濟學會 (Econometric Society) 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院士、美國統計學會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院士、美國財務學會(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院士。此外亦榮獲法國高等商業研究學院(HEC, Ecoles des Hautes Etudes Commerciales)、法國薩佛伊大學(Universite de Savoie)、瑞士的南瑞士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Switzerland) 等校的榮譽博士學位。恩格爾教授於1969年獲得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以後,先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系任教,然後在1975-2000年間,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經濟學系,目前在紐約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擔任Michael Armellino 講座教授。
特奧多爾·亨施(Theodor Wolfgang Hänsch)教授以「基於雷射的精確光譜學,包含光梳技術 (Optical Frequency Comb Technique)」與約翰·霍爾(John Hall, University of Colorado)共同獲得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亨施 教授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Planck-Institu)的理事,也是德國巴伐利亞慕尼黑大學實驗物理學和雷射光譜學教授。亨施 教授在海德堡獲得博士學位後,1972年到1986年,亨施在加利福尼亞的史丹福大學任教授。蘋果公司現任首席執行管斯蒂夫·喬布斯(Steve Paul Jobs)就是他的學生。1986年,亨施 教授回到德國,主持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量子光學研究所。1988年,他榮獲德國科學基金會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Highest Honour Awarded in German)。2005年,他又獲得德國化學學會及物理學會頒發的奧托·哈恩獎。亨施 教授的學生卡爾·威曼(Carl E. Wieman)於2001年以「鹼金屬原子的稀薄氣態下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特奧多爾·亨施得獎理由是「發展以雷射進行精準的光譜測量,包含光梳技術(optical frequency comb technique)」。從雷射光譜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原子或分子內各個能階的變化差異,而他們的光譜測量可以達到史無前例的小數點後十五位的精準度。根據他們的技術,我們可以得到單一頻率的雷射。同時經由光梳技術,我們可以對各色的光進行精準的頻率測量。他們的研究可以應用在研究許多常數是否不隨時間變化、建立極為精準的時鐘及改進GPS的技術。」
楚爾郝森(Harald zur Hausen)教授以發現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為子宮頸癌致病原獲2008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郝森教授出生於德國西部的蓋爾森基興(Gelsenkirchen),為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University of Dusseldorf)醫學博士,德國海德堡德國癌症研究中心(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re)名譽教授、前主席及科學主任。1960年醫學院畢業後,他開始研究病毒感染與各種癌症的關係。從1970年開始,他著重於研究人類乳突病毒(HPV),他的學生德斯特(Mathias Durst),成功地從子宮頸癌組織切片中選殖出HPV-16,他們隨即分析手上所有的子宮頸癌組織切片,發現將近50%的組織切片都有HPV-16的存在。之後,郝森實驗室也分離出HPV-18,並發現17~20%的子宮頸癌發生都與其相關。後來的流行病學研究也證實HPV為子宮頸癌的致病原,目前已知的100多種HPV類型中,大約40種會感染生殖道,其中以HPV-16與18型的病毒,最容易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生,約70%的患者均因感染這兩型HPV所致。全世界總共有82個國家核准HPV疫苗之施用,並已有18個國家通過HPV疫苗常規接種的政策。因此郝森教授的發現對於日後偵測與預防子宮頸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根據,也促使HPV疫苗的研發,對抗子宮頸癌的發生。
97年度
Prof. Alan J. Heeger
I was born on a bitter cold morning (20º F below zero) in Sioux City (Iowa) on January 22, 1936. I was told that when my father went out in the cold that morning to go to the hospital to visit his wife and newborn first son, his car would not start. Despite advice to the contrary, he walked to the hospital; his ears were frostbitten on the way ......more
Professor Robert H. Grubbs現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Victor and Elizabeth Atkins講座教授,由於其發展出多種有機金屬觸媒應用於有機olefin metathesis反應,以及高分子ring 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方面之貢獻,獲得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羅伯特·格拉布斯教授的主要貢獻在於其發展出許多新穎有效的岐化反應催化劑,利用催化性的歧化反應可以縮短合成的步驟,得到更高的產率及更少的廢物,對於整體製程效率及地球環境的改善有很大的貢獻。歧化(metathesis)反應在化學工業上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方法,並在合成化合物上開啟了新的機會而將使工業上製造藥物、塑膠以及其它材料的生產更為方便,這些物質的價格會因此降低而且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J. Hoffmann was born in Luxembourg, where he received his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until he moved to Strasbourg University to study Zoology, General Biology and Chemistry. He received his Ph.D. at this University, working on the origins and roles of blood cells in the grasshopper Locusta migratoria. After a postdoctoral year at Marburg University where he worked with Pr. P. Karlson J. Hoffmann returned to Strasbourg to take up biochemical studies on insect hormones, particularly on the steroid hormone ecdysone. In 1978 J.Hoffmann became director of the laboratory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group gradually moved to insect immunity. In 1994, J. Hoffmann was appointed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of the 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 CNRS on the central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Since that period, the studies of J. Hoffmann and his numerous co-worker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aspects of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of Drosophila, with a recent extension to the malaria vector insectAnopheles. The group is credited with the isolation of several hundreds of potent natural antimicrobial peptides, with the discovery of the role of Toll receptors in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1996) and with the functional in vivo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gnition proteins for various infections microorganisms. These results were published in a series of papers in Cell, Science and Nature, and hav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rejuvenating the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innate immunity. J. Hoffmann who has authored or co-authored more than 250 papers, was awarded numerous? prizes and most recently the William Cooley Award of the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2003) and the Robert Koch Prize for Immunology (2004). H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German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the Academic Europaea. He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Administration of the 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 CNRS.
96年度邀請講座
I was the kid with the funny name in my form. Tha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memories I have of school (except for being forced to finish school dinners). Other kids had typical Lancashire names such as Chadderton, Entwistle, Fairhurst, Higginbottom, Mottershead and Thistlethwaite though I must admit that there were the odd Smitho .....more
I was born in New York on June 30, 1926 and my formative years were spent in a small, gated community named Sea Gate, at the southernmost tip of Brooklyn. By the time I reached Jr. high school I had already formed a strong ambition to be a scientist, in part stimulated by my readings about medical scientists ..... more
Newton Stewart is a town of two thousand people in the beautiful centre of Galloway, in the southwest of Scotland. My father came there in 1934, newly married, to be a teller in one of the six banks. In 1936 I was born, in a cottage across the river in the neighbouring village of Minnigaff. Three years later we moved to Newton Stewart properr......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