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破學制藩籬,四校如一校
四校學生可依其生涯規劃及志趣考量,經由申請即可跨校轉入不同領域系、所和學位學程就讀,且可跨校逕修讀博士學位、跨校選修學分學程、跨校修讀輔系及雙主修。系統內提供了優質以及多元化的選擇,讓學生在一校就讀即可享受其他三校的資源。102學年至110學年度有113名學生成功跨校轉系所,至2020年已超過半數的跨校轉學生如期畢業,另有4名學生跨校逕修讀博士學位,106學年至110學年度已有18名學生跨校雙主修及修讀輔系。
四、辦理聯合招生,吸引更多優秀學子
四校以分領域分組方式共同辦理碩士班招生(包含化學類、物理類、電機資訊類、文化研究類等多個研究所)及學士班轉學考,考生只要一次報名、一次筆試或書審,就可以選擇多個校系組為就讀志願,此制度獲學生及家長肯定,且吸引校外優秀學生前來就讀,招生報名人數呈現穩定狀況。
五、成立跨校跨領域國際學位學程,培養跨領域國內、外人才
為培育跨領域國際人才,本大學系統整合四校師資、教學、研究和行政資源,陸續成立4個跨校國際學位學程:「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2012年成立,由交通大學主導)」、「跨領域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學程(2013年成立,由中央大學主導)」、「光電博士學位學程(2013年成立,由交通大學主導)」及「環境科技博士學位學程(2015年成立,由中央大學主導)」,以具體制度與行動實踐跨校研究和教學資源共享。每個學程的師資由45~75位四校不同領域的教師組成,目前已有來自16個不同國家之碩博士生共93位。另設有「台灣聯大國際學位學程研究生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政治大學於2022年設立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籌備處,2023年2月23日已報教育部,預計於2023年8月正式核定。台灣聯大的亞際文化研究學位學程,未來可更具體強化人文社會學科跨校與跨領域的合作。
六、推動華語教學整合,提升華語教學品質,並幫助外籍生適應學術環境
為培育跨領域國際人才,本大學系統整合四校師資、教學、研究和行政資源,陸續成立4個跨校國際學位學程:「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2012年成立,由陽明交通大學主導)」、「跨領域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學程(2013年成立,由中央大學主導)」、「光電博士學位學程(2013年成立,由陽明交通大學主導)」及「環境科技博士學位學程(2015年成立,由中央大學主導)」,以具體制度與行動實踐跨校研究和教學資源共享。每個學程的師資由45~75位四校不同領域的教師組成,目前已有來自16個不同國家之碩博士生共93位。另設有「台灣聯大國際學位學程研究生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